期貨日報5月15日報道: 雖然不少投資者認為債務上限危機可能會在最后一刻解決,但隨著1年期美國CDS創下歷史新高,恐慌情緒正在市場上快速蔓延。去年以來華爾街預測最準確的分析師、美國銀行策略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如果這場(債務上限)政治鬧劇以(投資者)避險戲劇收場,那么美聯儲就會實施量化寬松(QT)”,就像英國央行去年10月在養老金危機爆發之后所做的那樣。Hartnett認為,買入美債、投資級債券、大型科技股和黃金是最好的避險策略。無獨有偶,市場研究機構Sevens Report Research的創始人Tom Essaye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買入長期美債和黃金將是避險的最好策略。
“當前仍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局勢、經濟衰退預期、主權債務危機以及銀行業風險等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繼續擾動全球政治與經濟局勢,疊加美元和美債信用不穩,黃金的避險、配置與儲備價值高企。”史家亮表示。
龔鳴同樣表示,在避險情緒蔓延的大背景下,貴金屬下行空間有限,且中長期仍是適合多配的品種。她解釋說,一是衰退擔憂漸強。降息預期搖擺預期的問題需要辯證看待。如果美聯儲保持高利率水平的時間有所延長,那么美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就會有所抬升。從市場表現來看,工業金屬跌幅較大,市場確實開始逐步計價衰退的可能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貴金屬大幅下行的空間有限。二是美債上限問題還未落地,預期仍可能反復。6月1日前美債上限問題難以妥善解決,對主權債務危機的擔憂仍可能反復,也不支持貴金屬出現明顯回落。三是銀行危機及商業地產等高利率環境導致的風險問題仍未完全出清。銀行危機的暴露仍在逐步出清當中,且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房價大幅回落,商業地產的潛在違約風險尚未爆發。
“由于美國經濟衰退預期逐步成為現實,且金融市場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黃金成為市場投資的最佳標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金價的上漲節奏和資金變化有密切關系。本輪金價上漲的主要動能來自全球央行購金行為;而最近一個月,COMEX投機市場和全球ETF市場做多資金實際上并沒有明顯增加。因此,一旦做多力量減弱,金價在高位也會存在回調風險,過分追高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策略,投資者需要注意把握市場的節奏變化。”劉培洋說。
不過,史家亮表示,相較于黃金,現階段并不建議投資者買入長期美債。他進一步解釋說,當前,美國債務上行問題仍處于僵局中,盡管美國兩黨最終妥協提高債務上限可能性大,但是美國債務違約風險仍然無法排除,美債市場存在較大風險;并且當前美元和美債的信用不穩,去美元化進程仍在持續,全球主要美債持有大國仍在減持美債,故現階段不建議買入長期美債。
【免責聲明】:凡注明文章來源為“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為長江有色金屬網原創,版權歸本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盡可能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標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本網站所發布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